导语:很多人无法区别立冬和冬至,经常把这两个节气混淆。其实这两个节气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区分。那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区别?立冬和冬至都吃饺子吗?
相关资讯:2016年12月21日是冬至冬至养生吃什么冬至养生食谱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区别
时间不同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区别
含义不同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后46天是冬至,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极,俗话说到头儿了。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区别
气候不同
立冬: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冬至: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区别
习俗不同
(一)立冬习俗
1、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2、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3、食俗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但在山东滕州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