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爆料,市场上一盒标价仅为7.8元的婴儿用药,却在黑市上被卖到了4000元一盒。廉价药之所以缺货,并不难理解,因为无利可图,医药企业不愿意生产,物流企业不愿意配送,导致廉价药荒一再上演。
早在5年前,因常用的鱼精蛋白短缺,部分医院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停滞。直到目前,这一问题依然存在。此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常用价廉药比如甘草片、酵母片等,在医院和药店都难觅踪影。不过因为有替代品,这些药悄悄地消失而没引起波澜,只是新药价格已经贵了许多。
针对这一症结,早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生产、流通、价格、招采、使用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然而,这一意见的效果并不明显,廉价药频频出现药荒的症状说明这套生产供应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低价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黑市哄抬救命药价格的行为屡禁不止,说明监管并未落实到位。这一政策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