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田区政协创设社区道德论坛,由政协委员、道德模范、社会各界人士等深入社区,通过不同的主题与社区居民互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道德理念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传播正能量。
如今,5年过去了,社区论坛已成功举办35场,内涵进一步升华,主题更加多样,形式日渐创新,一场场的着眼全局又接地气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网友积极参与,影响力日益增长。
在社区居民中传播正能量,为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出谋献策,协助党和政府近距离了解基层民众的心声,社区论坛让政协离人民群众更近,架起党和政府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困、暖民心的桥梁。
主题精,形式活,35场论坛场场精彩
2012年,福田区六届党代会提出了民生至上,建设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先导城区的战略目标,促进辖区居民文明素质和辖区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
福田区政协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以落实重点提案关于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公民道德文明素质的建议为契机,推出政协委员社区道德论坛活动。
随后,福田区政协依托街道委员联络室,根据辖区各个街道的工作实际,通过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选主题,认真筹备,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35场社区论坛活动。
大到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小至群众身边的家长里短,都可以成为嘉宾们畅所欲言的话题。论坛主题既有探讨和谐邻里、奉行孝道、建设美丽家园,也有涉及城市建设、社区治理、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和谐医患的话题,还有弘扬助人为乐、志愿者精神,倡导文明出行、网络文明等。论坛不仅是在小区举办,还开进了校园、企业等。
每一期道德论坛,都经过精心设计。既有坐而论道的辨析,也有透视社会文明道德的舞蹈小品等综合表演;既有居民提问、嘉宾点评,也有国际友人的解答与参与通过丰富多元的形式,论坛将文明道德之风在社区中广泛传递,影响力日渐扩大。
2015年,社区道德论坛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福田区政协与深圳特区报和深圳新闻网合作,将该论坛正式更名为福田区政协委员社区论坛,利用市民论坛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吸引二十万网民积极互动。
论坛话题从道德文明风尚建设,逐渐扩大到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政府公共政策,为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出谋划策。论坛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参与面和影响力也随之提升。
聚民意,得民心,社区文明建设的助推器
2013年,一场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道德论坛在上沙社区文化广场举行,通过论道、嘉宾互动、倡议、公益演出等多种形式传递孝文化,点燃了辖区居民对孝道的关注热情。
孝文化是我国家庭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新时代,如何更好的传承发展这一传统美德,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
摈弃空洞说教式的教育,这场精心策划的活动,直击人心,效果远远超出了主办方的预料。
借力此次论坛活动产生的良好传播效果,沙头街道趁势而上,积极深入开展孝文化活动,在基层党组织中掀起创建孝心好家庭活动,带动39场道德教育系列活动全面铺开。如志愿者精神大家谈、助人为乐,爱的传递、中心城区志愿者服务、弘扬核心价值观争做福田好公民等论坛,通过观看好人好事视频以及好公民现身说法,号召广大市民弘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和新时期深圳志愿者精神。
如今,孝文化已经成为该街道的文化标签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自该论坛开办以来,沙头街道已累计推出孝心好家庭200余户,孝顺好儿女500人,广受居民好评。
这样聚民意,得民心的活动,已成为社区文明建设的助推器。福田区政协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个平台,福田区政协传播知识、传播文化、传播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提升居民文化道德修养,为全社会营造良好风气出力。
2015年,更名为福田区政协委员社区论坛的道德论坛,利用网络平台,将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发散,俨然已成为展示社区道德文明的宣传窗。如莲花街道的情系失独爱暖福田道德论坛,网友、现场群众和嘉宾对莲花街道首创的政府扶助、社会帮助、个人互助的三助模式给予高度肯定,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帮助更多的失独家庭走出伤痛,全国有15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解民忧,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对于深圳人而言,城中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福田城市管理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今年是城市管理治理年,福田区政协将焦点对准城市管理治理,开展了主题为共议城中村公共文明的社区论坛。
论坛以政协年度重点提案关于统筹和加快城中村综合整治的建议为切入点,就如何加强城市更新与规划发展,让城中村融入城市文明,实现城中村与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目标对接,公共文明该如何发展等话题与嘉宾、群众和网友共议。
谢频委员建议:在硬件上改善城中村的人居环境,使住在这里的人更多地认可他们生活居住的环境。
秦建新委员认为:城中村是很多人来到深圳打拼的第一站,应从意识上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城中村的认知度,来了就是深圳人,让这些外来务工者、新市民都能把深圳当成自己的家。
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为福田逐步推进城中村综合整治提供智力支持。
笔者注意到,历年的社区论坛都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展开,2013年,结合区委提出的促进辖区居民文明素质和辖区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选题以文明道德养成为主线;2014年结合法治城区建设,选题以道德与法治为主线,论坛已成为委员们展现履职风采,积极参政议政的好平台。
此外,社区论坛广集民智、广纳群言,在民主协商中发挥重要的渠道作用。如协商民主在社区,以社区是一线、服务是主线为主旨,对实行多元共治社区治理模式、社区居业协同新型自治模式等进行探讨,呼吁居民通过协商方式决定社区重大事项,提升社区治理成效。如广场舞,想说爱你不容易,针对当前社区因广场舞引发的种种矛盾,组织居民一起坐下来协商,号召居民能够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共创文明生活。
察民情,传民声,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文明生活,从垃圾分类做起主题论坛,围绕区政府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工作,就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垃圾如何分类和如何推广垃圾分类等话题进行探讨,引导居民认识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分类,呼吁更多的居民文明生活,加入到垃圾分类当中;
以尊师重教为主题的论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建议政府在制度、政策、行政、经费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保证,保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还有食品安全、医患关系、公益慈善、学生午托不同主题的社区论坛及时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形成合力,架起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此外,社区论坛还是收集社情民意的大邮箱。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的特色工作之一。论坛以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为主旨开展活动,广泛收集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有效服务党委政府决策。
如共建和谐劳资关系、和谐医患关系、高空抛物等为主题的论坛,就民众所关注劳资关系、医患关系、高空抛物等问题进行探讨,使论坛成为反映社情民意、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载体。一些问题建议经编辑汇总报送党政部门,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