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5年,走过几十座城市,几乎倾其所有
12月15日下午,平遥老城一条小巷深处,14岁的渠海宝正在家中和姐姐一起玩,父亲渠金亮在院子里拾掇刚捡回来的废铁。
渠海宝是个轻微智障儿,2011年7月,他在平遥县城玩耍时失踪。5年中,为了找回失踪的儿子,渠金亮低价卖掉房子,靠着拾荒走过几十座城市。最后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于今年12月5日,在太原福利院康宁医院脑瘫中心与失踪5年的儿子团聚。
海宝因幼时高烧导致大脑受损,智力弱于同龄人。2011年7月18日,他在离家不远的街道上玩耍被人拐走。2天后,渠金亮走上了漫漫寻子路。
为了寻找被拐的海宝,渠金亮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被迫将房子以20多万元低价出售,一家人搬到渠金亮母亲留下的老房子里。渠金亮为了寻找儿子无暇打工,拾荒是他唯一的赚钱方法。
盘点他先后去过的地方,可以拉一个很长的名单:太原、石家庄、包头、青岛、重庆、成都、深圳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张贴大量的寻人启事,同时还到当地的社会救助站、福利院寻找线索。
因为急于知道海宝的消息,渠金亮上过当、受过骗。一次,他跟随几个声称知道海宝下落的人去往一个偏僻的村庄,结果身上仅有的300元钱被抢走。还有一次,他被一个可以提供海宝去向线索的人骗到黑砖厂,后侥幸逃过一劫。
转机出现在今年2月,在亲友帮助下,渠金亮将海宝失踪信息上传到宝贝回家网站,11月下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渠金亮的血样信息加入到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信息很快传来,渠金亮的血样DNA信息,与忻州市福利院一名男孩比对成功。这意味着,海宝找到了。
据了解,2011年7月19日凌晨,在忻州市长征路巡逻的民警发现一个小男孩在街头徘徊。男孩说不清自己的来历,民警便把他送到忻州市社会福利院。由于他智力存在障碍,并伴有癫痫,随后,福利院便安排他到忻州市特教学校就读。2015年10月,他被转入榆次特教学校就读。2016年7月,他被送到太原市福利院康宁医院脑瘫中心接受系统治疗。
在福利院医护人员的照顾下,海宝这些年完全没有受委屈。现在,他又幸福地与家人团聚。但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海宝家庭条件有限,母亲没有劳动能力,父亲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弟弟一直寄养在亲戚家。他只能靠辍学在家的姐姐照顾,我们盼着适应一段时间后,海宝和姐姐都能重返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