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治霾资金成为一笔糊涂账 综合

法律法规网 小柯
法律法规网 优讯网  法律法规网 2016-12-14 15:55:35

资料图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雾霾天气,引发了网友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12月12日,财政部发布《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堵住资金流失漏洞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的通报》,公布对京津冀等9个省2013~201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结果。从检查结果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被挪用的情况较为突出。

雾霾不仅危及公众身体健康,而且正悄无声息地侵蚀我国经济,拉低GDP点数难以估计。所以,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让公众活得健康,保护大气环境,财政部专门拨付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政治雾霾。但是随着大气十条终考临近,通过检查发现,很多地方的治霾资金被挪用,甚至是骗取,使其成为一笔糊涂账,治霾情况不甚乐观!

在笔者看来,治理雾霾的重中之重,应是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与效率。比如扬尘和污水、污气的治理,事关的是管理水平与效率。事实上,一些环保部门靠污吃污,对污染企业睁一眼闭一眼;一些地方政府靠污染企业拉动GDP,填补捉襟见肘的税源,甚至与污染企业沆瀣一气,充当起保护伞角色。这,才是一些地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

多年来,一些地方打着治理环境的名义,屡屡向上级部门要钱,名义上要建污水处理厂,实质上是钓鱼工程,目的是套取资金非法挪用。

因此,基于过去的教训,在治霾的大背景下,环保投入统计口径应该细化,钱花到哪里、花得值不值,治霾资金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假如地方政府缺乏治雾霾的诚意和决心,财政和社会投入越多,无谓的浪费会越多,滋生的腐败也会越多。

假如行政管理跟不上,不严格依法监管,那势必会陷入前治理后污染的恶性循环,最终会让大把的财政资金打了水漂,却对治雾霾毫无益处。

所以,治理雾霾,金钱并非万能,关键在于加强行政监管,严格执法,加强问责。先是通过监管杜绝今后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再去花资金治理前期已造成的污染,唯有遵循这个路径,才会花最少的钱,将环境治理好,逐渐改变雾霾动辄锁国的尴尬境地。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