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互联网+保险的风浪中站稳脚跟,如何将最具创新的保险产品,以最适宜的营销模式精准送达最需要的人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
创新是互联网公司的灵魂,但不能流于表面。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金字法则永远是以解决客户实际保障需求为前提,才能赢得市场认可。设计开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保险产品,通过改善销售渠道来提升保险行业的用户体验才是硬道理。
在当今跨界融合的大背景下,健康管理依托互联网保险+医疗模式应消费者需求而生,做到了保险保障功能的前置。大特保推出的瑞金特需高端医疗保险正是在这一领域的尝试。该款产品的一大特色,便是对个人整体健康状况和高危因素进行预判,将保险的功能向预防和健康管理过渡,降低客户未来患病风险。这种前置介入意味着,保险公司从被动的翻船后理赔转变为主动参与医保体系的管理及受众的诊疗行为。受众的保费降低,却获得了更优质的个性化健康服务,健康水平有望得到提升;医疗机构可实现医保控费,医疗资源得到节制;保险公司会因出险概率降低而减少赔付损失。由于传统保险公司擅长事后评估和管控风险,这种思维方式使其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缺
乏发现客户需求的主动性。所以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时要首先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以不变应生态环境的万变。
随着保险行业不断深入互联网,越来越多类似运费险的需求出现,覆盖了新的客户群和产品,分散在各种网络使用场景中。将保险嵌入场景的商业营销逻辑,不仅成为互联网保险公司竞争潜在用户的筹码,丰富的场景也催生了新险种,从而满足更多服务对象的需求。传统保险行业中的产险、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经过升级包装,以一种更贴近年轻人的生动形象进入保险市场。区别于传统保险行业单一渠道,这种更为场景化的营销模式能够更主动地抓住潜在用户。但场景化,也存在使产品过度碎片化的风险。互联网技术的强化使电商网站逐渐失去话语权,第三方互联网保险机构既可通过自身平台结合场景实现销售,也可避免互联网保险的过度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