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耀代表通过创新激活城市发展
不仅要在科技上创新,更要在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大胆创新,多方面的创新必将驱动经济更快速地发展。比如,对省内较大城市,应该赋予更大、更多的自主权,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其发展潜力,拓展其创新空间。从市区人口、面积等方面看,大同是我省除太原外较大的城市,而且与京津冀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建议给予大同更多的自主权,通过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等加快其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对较大城市更多地授予、下放审批权限,在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适当予以倾斜,一些改革难点可以放在较大城市率先破题、试点。
陈利根代表为三农提供科技支撑
对报告中的一些论述印象特别深刻:用创新驱动培育新的动力源泉。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通道,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激活各类创新要素。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科技,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作为我省唯一的农业本科院校,山西农业大学在山西现代农业发展、农谷建设和脱贫攻坚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学校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景生启代表依靠人才引领技术前沿
科技离不开人才,企业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以太原铁路局为例,该局目前共培养了技师和高级技师7409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811人,352人取得了国家物流师资格,正是由于这些人才的支撑,太铁才有了长足的发展。没有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大秦线3万吨列车的首发成功,也不可能引领世界重载运输技术的前沿。
企业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而技术、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因此人才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
刘军代表激活人才资源凝聚发展优势
实现山西转型创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山西第一位的、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有专家研究称,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的年限每提高一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才资源的竞争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转型创新发展,首要的是激活人才资源。以国新能源为例,我们目前主打燃气和中药材两个产业,但省内这两个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缺乏,建议全面构建校企联合模式,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科专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