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罗湖市场监督管理局12楼灯火通明。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千钧一发的一刻,一个多月的艰苦蹲守与细致摸排成败系于此一役。
进去之后,大家一定仔细排查,有可能他们没有把苯甲酸钠放在台面上,有可能融在水里,有可能放罐里没标签,千万要查细了。你们别忘了他们煮丸的汤,也要检。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分局食品科相关负责人晨风(化名),临行前止不住多唠叨了几句。
黑窝点臭气熏天蟑螂乱窜
凌晨一点半左右,整个大楼只有12楼整层灯火通明,会议室里更是热闹。已经开了两个档口了,还有一个没开。
1点50分,40余名执法人员出发了。夜色伴着小雨,车行到了东晓街道的翠园市场附近的农民房里。在农民房的一楼,三个分散在不同楼栋的窝点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生产加工。推开门,现场的环境震惊了所有人:一阵刺鼻的臭味迎面而来,味道不亚于农村开放式厕所,有人已经开始作呕。
现场地面污水横流,各种来路不明的肉类被放在地上,或放在农民房外面的小路上,有没有被老鼠光顾过店主根本不得而知。有些肉通过肉眼就可以分辨出根本不是肉而是各种下脚料,以及猪皮。昏黄的灯光下几个20岁左右的男子光着膀子,正在制作肉丸。放眼望去,墙壁上蟑螂一团团地聚集在一起,蛛网千丝万绕地在棚顶连接,墙壁已经发霉发黑,各类不明粉末散落,甚至还有各种添加剂罐子直接丢在肉中。
最令记者作呕的是,在调料罐里还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蟑螂,而就在记者进屋的那一刻,制作肉丸的工人刚把一大勺粉末倒进肉丸中。
原料来源不明且违规添加防腐剂
你往里面放了什么?在现场,工作人员找到了盛放苯甲酸钠的袋子,而这种防腐剂是不允许添加到牛肉丸中的。
牛肉丸,顾名思义,是用牛肉做的丸子。但是现场采访中,店主告诉记者,牛肉丸并非全部由牛肉制作,里面也会添加一些鸡肉、猪肉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剂,这样味道更好。按照规定肉丸是可以放食品添加剂的,但是店主加入的苯甲酸钠却是国家严令禁止的。苯甲酸钠可以有效防止食物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但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
记者现场没有发现任何牛肉原料,只有大量的冻牛油,就扔在农民房外的小路上。这么脏的牛肉丸,店主自己敢吃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店主只能硬着头皮说,自己也敢吃,还敢给家里人吃。此刻,又有几只蟑螂从打好的肉浆上爬过,非常悠闲放肆。
据执法人员介绍,检查中发现,这3家窝点均未取得营业执照和生产经营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均不能出具有效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管理员资格证。经营场所空间狭小拥挤、布局杂乱无章,厕所直通车间,通道堆放各种杂物,爬虫随处可见。车间地面污水横流,食品原辅料及成品随处摆放,现场发现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各种食品添加剂。检查时还发现,3家窝点门口都堆放了数件冷冻原料肉糜,外包装无任何标识,打开后散发出恶臭。
执法人员现场查扣了3家窝点的涉案生产工具、原辅料及成品,并依法查封了经营场所,抽取了部分可疑食品原料及产品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对该3家加工窝点供货的市场档口,执法人员也依法进行查处。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黑心肉丸流进附近市场档口
黑心肉丸到底去了哪里?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了附近的市场采访。凌晨3点,市场里十分热闹,各种送货车排队在市场门口卸货。
在该市场A35号福商店,面对执法人员的查问,店主拒不开口。肉丸到底从哪里来的?店主拿不出进货凭证。老板娘说肉丸售卖十多块钱一斤,都是有人送货上门的,对于来源闭口不谈。而在之前的暗访调查中,有执法人员发现那些黑心窝点生产的肉丸,就送到了附近的3个档口,福商店只是其中的一家。
老板娘表示,她店里售卖的肉丸主要面向市民,销往火锅店的不多。目前,执法人员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对肉丸进行取样,以便作进一步的成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