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棚户区改造后将提高路网密度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资慧
法律法规网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2016-12-14 11:24:21

导语:罗湖棚户区棚改得到越来越多居民配合与支持,据悉,罗湖棚户区已有多栋房屋进入拆除准备期,罗湖棚户区改造后将提高路网密度,改善片区交通设施。

即便是在深圳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很多时候也没法准确找到前往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的道路。更多的时候,拦下一辆出租车,道出目的地是玉龙新村、木棉岭或者布心山庄时,不少司机都会面露难色,那些地方人多车杂,道路狭窄,太堵了。由于没有整体规划,建筑混乱无序,罗湖棚户区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孤岛,大部分地方仅有一条主要道路对外连接,人车混行情况严重,进出都十分不便。遇到高峰期,车流便会遭遇肠梗阻,有时一堵就是半个小时,剐蹭、追尾等事故时有发生。

▲玉龙新村上区三巷一栋居民楼正在安装待拆除围架。深圳晚报记者高申现摄

不仅如此,棚户片区由于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亦成为治安管理的难点,治安及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使片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面临威胁。而棚户区改造,除了消除城市公共安全隐患之外,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治安水平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交通

现状:

内部断头路较多

对外交通也不顺畅

据了解,棚户区现状建筑主要以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为主,地形复杂高差较大,因此内部路网不完善,次干道以下等级道路缺乏,路网密度较低,断头路较多,微循环不畅,且对外交通也不顺畅。

以木棉岭片区为例,外围被山体和高等级道路阻隔,进出都不方便。木棉岭村只有一条车行道路对外连接,只要稍微一堵车,整条路都会瘫痪。木棉岭社区工作站站长陈志平介绍,原来那条路坑坑洼洼,2011年重新规划整治,才增加了现在的人行道,路边也设置了铁闸,防止车辆乱停乱放,但交通拥堵情况并未解决。由于道路狭窄,消防车进来之后,无法调头,只能倒退回去。

玉龙社区工作站站长谢仰松一直为交通问题苦恼,他告诉记者,玉龙新村由于房租低,同时有大量空地,吸引了很多泥头车司机在这里居住,每天有两三百辆泥头车进出,造成严重拥堵。此外,玉龙新村上面的育龙学校有800多名学生,校车进出与泥头车交会,学生也经常在路上行走,安全让人担忧。

棚改区的道路上,汽车、三轮车、电动车和行人混行,进出不便。

12下一页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