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二孩放开后深圳儿科就诊压力大,明年三四月以后深圳儿童医院门诊量有可能达到小高峰,成立儿科联盟实现分级诊疗可缓解儿科资源紧张问题。
二孩放开后,深圳新生儿分娩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患儿增多,儿科就诊压力大。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做客晶报院长对话日时表示,明年三四月以后,该院门诊量有可能达到小高峰,医院将通过改造就医流程、建立儿科联盟等方式缓解儿科资源紧张的问题,积极应对这一新形势。
预计明年三四月后医院门急诊量达小高峰
现在大家关注的是产科压力大,孕产妇增多;但接下来,大家会发现儿科压力会更大。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分析,随着二孩政策放开后,经历十月怀胎,今年年末有一大批二孩出生。一般来说,婴儿6个月左右,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退,而自身抗体尚未形成,宝宝容易生病。而每年三四月又是春季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两方面因素叠加,患儿数量有可能剧增。
2015年,深圳市儿童医院的门急诊量是187.6万,预计2016年将达到205万。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钟山介绍,医院通过分时段预约等方式改造就诊流程,缩短病人非诊疗等候时间。传统的网上预约就诊时间是1到7天,深圳市儿童医院根据儿童就诊的特点,开通当日预约服务,即从早上6点钟开始可预约当天下午5点之前的号源。此外,通过一卡通、微信支付等实现诊中支付,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用洪荒之力招儿科医生
流程改造让就医更顺畅了,却赶不及患者增加的速度。钟山表示,医院内科门诊40%工作量是通过医生加班加点的方式完成的。
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急诊量在全市范围内是最大的。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一晚上门急诊量最高峰可达1000多人次。医生周六周日的门诊量比平时多30%-40%,医生人数跟不上,只能通过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他们牺牲休息时间,没办法陪家人,工作非常辛苦。钟山说,医生短缺是他现在最想解决的问题。截止2015年底,全市儿科执业医师1888人,执业助理医师34人,总共1922人。有些持有儿科执业资格的医生因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都改行了。
他笑言,为了招来儿科医生,他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去年医院到全国18个省市招医,最后只招来了18个儿科规培生,这些规培生不能立刻出门诊,还要进行几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解不了近渴。
现在全国儿科医生都紧缺,有些地方儿科医生待遇都已很高,在高房价的背景下,深圳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钟山说,今年自己看中了几个高级儿科人才,但他们最终都因深圳房价高不愿来。希望深圳的安居房政策能够尽快落实,吸引更多的儿科人才到深圳。
儿科和别的专业不一样,儿科医生属于紧缺人才。钟山建议有关部门,对儿科医生的人才认定标准适度降低,从而吸引更多有能力的儿科医生扎根深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