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的初三(3)班的女生程思浚,获得了2016年第八届全国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作文大赛一等奖。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由鲁迅之子周海婴倡议发起创设,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前日上午,在学校图书馆,她拿着复写的参赛作文告诉记者,自己长大想当一名旅行作家。
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
程思浚是学校仙桐文学社成员,文学社的骨干,文笔清新,立意深刻。据文学社首席指导老师凡启梅如此介绍她。
在学校的校刊上,几乎每期都有程思浚的文章发表。今年暑假期间,得知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比赛海选消息时,凡启梅通知程思浚等文学爱好者参加。这次比赛入围半决赛的,该校就有7名学生,凡启梅说,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该校图书馆藏书有六万多册,帮助学生们积淀了丰厚的阅读量。
经历了半决赛和前往上海参加的总决赛,程思浚获得了一等奖。据了解,比赛的特等奖也是由一名深圳的学生夺得。
从未上过作文培训班
说起自己的阅读经历,听妈妈说,我三岁开始每天睡前都要听一篇童话。程思浚说,随着年龄增长,她现在的兴趣转向散文,余秋雨、余光中、鲁迅都是她极喜欢的大家。我会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从没有上过作文培训班,看书也不会只看一种类型,自己的写作处于起步阶段,不清楚未来文风会是怎样,所以要阅读更多的书,来寻找自己的风格。对于阅读和写作,程思浚很有自己的想法。虽然现在初三课业繁重,但她仍然坚持每天阅读,除了老师推荐的作品,《盗墓笔记》这样的小说她也会看。
中考临近,父母是否担心课外阅读影响成绩?程思浚说:爸妈看到我看书挺高兴的,我也只是抽出闲暇时间,比如下课或是刚回家时看一下,我同时看很多种类的书,爸妈觉得这也是对个性的塑造过程。
用朋友圈记录生活
相比写作技巧,程思浚觉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更重要,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很难有华丽的句子,更多的是发掘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情感。如果你用不属于自己感情的文字,就失去了文章的本真了。
程思浚说,未来想成为一名旅行作家。捕捉世界的美,描述不同文化的交错,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梦想,但它可以展现现实生活的意义。
用手机备忘录随时记录生活的点滴,用心编写每一条微信朋友圈,这就是程思浚的日常写作状态。我会花两三小时来写一条朋友圈,200字反复斟酌删减,这也是种对日常生活的特别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