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2016年约翰霍普金斯深圳医改实践交流班在罗湖医院集团东门社康中心举行,针对罗湖社区医改目前在人力资源、绩效和财务、信息数据、政策以及模式等方面遇到的一些挑战,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彭博公共卫生学院两位社区医疗专家Prof.LieyuShi和MingCheung与30多名社区医生共同探讨罗湖社区医疗卫生建设问题,寻找社区医改的突破口。
专家指出,全科医生资源不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全科医生七成的服务可以由社区卫生工作者来承担,建议罗湖的社康中心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把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社工、药剂师等社区卫生工作者纳入全科医生团队,减少全科医生资源的浪费。
罗湖区医改的目标是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这意味着医改的重心将是在疾病的预防和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上,而承担此重任的是全科医生,实现的形式就是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因此,罗湖医改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做强做大社康,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不过,随着医改的推进,罗湖社区医疗也遇到重重阻力和困难。在交流会上,Prof.LieyuShi和MingCheung梳理出罗湖医改五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社康中心存在岗位职责不清、人力成本上升、全科培训生源不足等问题;在绩效考核和财务方面,社区总蛋糕不够大,并缺乏系统性绩效激励方案和措施;在信息数据方面,存在信息孤岛、数据不互通、签约真实性的缺少有效监督等问题;在政策制定和监管方面,谁来制定工作岗位和内容、如何监督签约服务成效也不清晰;而在居民就医意识和模式上,也存在对社区医生不信任、健康意识不高等问题。
Prof.LieyuShi说,目前社区全科医生严重不足,要培养足够的全科医生需要很长时间,而这些社区卫生工作者的成本比全科医生要低,培养时间也比较短,全科医生70%的工作量都可以由这些社区卫生工作者来承担,比如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让健康管理师去负责,一些资料的录入可以让义工去做等,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全科医生资源的浪费,让全科医生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在规范社区医疗团队后,他们还将在社区医疗的实施路径、医生的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帮助罗湖把社区医疗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