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环保科技规划纲要全文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花火
法律法规网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2016-11-22 09:44:25

导语:近日,环保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昨日获悉,由环保部和科技部共同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十三五环保科技要紧密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废物资源化、化学品风险控制、核与辐射安全等领域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此次规划目标包括以下三点:

(一)从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出发,进一步探明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的成因和调控机理,揭示区域、流域生态系统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机理与机制,初步构建我国环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体系,夯实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引领国家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

(二)突破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与预警、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和生态修复成套技术100套以上,重要授权专利300项以上。创新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管理模式,形成技术政策30项以上,技术标准100项以上,全面满足国家中长期环境保护技术需求。

(三)新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完善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成环保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争取新建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科技人才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显著提高,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环保科技人才队伍。

规划规定了五点主要任务:

˙强化环保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环保科学决策;

˙强化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支撑环保高效治理;

˙支撑环境管理改革,创新环境管理方法;

˙开展环保技术集成示范,促进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改善;

˙开展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环保科技创新能力。

规划明确,将采用五项重点行动才推进规划实施,分别为:

˙继续实施水专项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实施一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推进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重大科技工程

˙鼓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加强基地和人才建设

从此次科技发展规划中,中国水网总结了一下几个关键词:

市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资金投入、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利益共享机制。

绩效评价

针对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运营绩效,探索建立环保产业健康度、环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运营绩效评价方法,研究适合不同特征的各类环保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基于区域环保服务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建立环境服务业运行绩效模型。突破合同环境服务的技术标准、环境治理工程诊断技术和环境技术验证评价技术。研究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政策、推进环保领跑者和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政策措施。

集成与协同

开展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我国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构建应对典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处置技术体系,集成研制大型化、移动式、多功能、成套化的应急检测和处理装备。

重点突破与集成一批针对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污水超净排放、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区域水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等的重大关键技术,强化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技术集成,建立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城市水环境管理。

研发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环境风险可控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和环境风险可控的生活垃圾焚烧或协同焚烧技术。

危废处理

针对有价金属含量高、综合利用潜力大但环境污染严重的有色金属冶炼废物,研发有价金属深度分离、重金属解毒与尾渣高效胶凝固化、尾渣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利用等关键技术。

研发化工污泥、化工残渣、脱硫副产物和脱硝催化剂、表面处理废物处置利用,市政污泥干化焚烧处理、高毒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物非焚烧解毒和建材利用,以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环境监测

研发常规水质分析仪器的小型化设计、快速移动式在线检测集成装置和以质谱仪为中心的在线水质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器等。

强化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研发。包括水和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以及环境应急及风险管理的天地一体化监控技术。

环保科技全方位跨越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具体表现在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更加突出,环境事故呈高发频发态势,核能核技术利用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部分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服务功能呈下降趋势。

为此,《纲要》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探明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的成因和调控机理,揭示区域、流域生态系统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机理与机制,初步构建我国环境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体系,夯实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引领国家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突破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与预警、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和生态修复成套技术100套以上,重要授权专利300项以上。创新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管理模式,形成技术政策30项以上,技术标准100项以上,全面满足国家中长期环境保护技术需求。

十三五期间,还将新建一批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完善一批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建成环保科技基础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

一批环保科技专项启动

十三五将有一批环保科技专项陆续实施,财政资金等资源将提供支撑。

《纲要》提出,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治理、废物资源化、化学品风险控制、核与辐射安全等领域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集中解决一批重大区域生态环境科学理论问题,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与装备,示范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形成一批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十三五还将参与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构建高分卫星环境遥感应用技术体系。

根据介绍,高分专项将是我国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业务化运行系统重要的技术基础。东兴证券分析师称,高分专项应用领域广阔,卫星产业持续看好。到2020年,通过高分专项实施,我国将建成先进的陆地、大气、海洋对地观测系统,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对地观测能力。国产化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将在农作物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资源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受益于国家高分专项卫星研制费用持续投入,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卫星发射相关企业将持续受益。

【相关阅读】

政策力挺环保产业发展监测设备需求有望大增

近日环保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形成针对多污染物及多介质的污染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监督执法、环保产业等科技支撑体系,实现环保科技全方位的跨越发展以及部分领域的赶超引领。

环保部印发环保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近日,环保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回顾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和主要成果,同时指出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环保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环保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以及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

北京治霾出狠招:国I国Ⅱ车辆五环内将限行

在雾霾问题令人头疼不已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对造成雾霾的罪魁穷根究底。

国办发文推进持证排污制度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对完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实施企事业单位排污许可证管理作出部署。方案明确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基本建立法律体系完备、技术体系科学、管理体系高效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对固定污染源实施全过程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一证式管理。

环保十三五规划提12项硬指标环保治理再升级

赵英民透露,《规划》提出了12项约束性指标,分别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总量。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