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中风患者以及家属快速识别中风并能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就得到最快最及时的救治!昨天,我市正式启动溶栓地图项目,全市8区确定首批19家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与120急救网络结合,形成覆盖全市2000万人口的卒中救治网络。
据悉,我市的溶栓地图是国内不多见的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由医院提供技术支持的卒中救治网,由覆盖各区的定点医院和120急救串联而成,对患者进行实时的时空定位,确保脑卒中患者得到最快最及时的救治。
溶栓地图为何建?
发病率高,识别救治意识较弱
俗称中风的脑卒中是目前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第一的疾病。目前深圳市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10%的比例在上升,2015年就发生了1.5万多例。市民的卒中救治意识还比较薄弱。据悉,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等特点,在发病3~4.5小时内,通过溶栓药物或手术早期开通血管是决定脑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市卫计委表示,目前,深圳急性脑卒中救治由点到面都没有形成互相呼应的系统,存在单打独斗的问题。
此外,部分参与急救的医院缺乏一些必需的独立科室,未能设立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及制度。在面上,全市无一体化急救体系,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衔接不到位。院前院内交接时过于简单,院内准备不充分,救治无连续性。
溶栓地图怎么建?
19家定点医院与120急救联动
深圳市溶栓地图是国内不多见的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由医院提供技术支持的卒中救治网,由覆盖各区的定点医院和120急救联动而成,对患者进行实时的时空定位。今年8月,深圳市卫计委已启动定点医院的申报工作,经过评审,第一批覆盖8个区的19家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已经确定。与此同时,深圳市已完成院前的120急救人员培训,帮助他们在现场迅速识别脑卒中患者。接下来,深圳将以19家定点医院为依托,在120急救中心、各定点医院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包括会诊制度、转运制度、制定统一流程图。
院前院内的联动机制确立后,将建成院前院内一体化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单元,各个环节都会得到优化:优化急救呼叫方式,引入手机定位、微信急救、急救APP等多元化手段;优化急救转运流程;给予救护车优先路权;院内设立专科救治。
未来,深圳将会建设更多定点医院,扩大溶栓地图的覆盖面。所有定点医院将建立健全软件服务系统,能够第一时间与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数据库、中国卒中中心数据库和深圳市脑血管病救治和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进行数据互通。
急救案例
胸痛切忌拖等忍
10月27日上午,深圳市人民医院为一名特殊的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冠脉介入手术。其特殊之处在于,这名心肌梗塞的患者很年轻,年近22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却在26日晚上打球时突发心绞痛而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最终被判定为心肌梗塞。医生立即为患者迅速开通血管,植入支架。目前,经过抢救,该名患者已经返回病房,胸痛症状消失,心跳血压稳定。
2小时黄金急救
前不久,29岁的空调维修工在南方医科大深圳医院维修空调期间突发中风,由于发现及时,医院医生立即启动急性脑卒中超早期救治绿色通道,在未挂号缴费的情况下,护送患者做头颅CT扫描,颅内未见出血等异常。随即带病人做磁共振DWI像检查,考虑为急性脑梗塞。由于抢救及时,仅仅2个小时,小伙子在手术台上已经能口齿清晰地回答问题,右肢的力气也恢复了,还能够按照医生的指令做出各种动作。
首批19家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市中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福田区人民医院
罗湖区人民医院
南山区人民医院
蛇口人民医院
盐田区人民医院
宝安区人民医院
宝安区中心医院
龙岗区中心医院
龙岗区人民医院
光明新区人民医院
龙华新区人民医院
龙华新区中心医院
深圳恒生医院
中风急救小常识
目前,国际上常用FAST口诀作为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F(Face):脸,无法微笑,口角歪斜。
A(Arm):手臂,无法抬举。
S(Speech):语言,无法流利地对答或言语不清。
T(Time):时间。
一旦发现上述三项(F、A、S)中有一项存在,请立即拨打急救120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