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成绩斐然:
中国光谷携手龙华共建新型产业园
在此次合作交流会新区参会企业家名录中,深圳杰普特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健赫然在列。这位2014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得主、龙华新区光电产业的旗帜性人物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推动新区光电产业与有着中国光谷自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之间的对接合作。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面积518.06平方公里,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机电产业园、光谷生物城等多个园区组成。开发区内高校林立,科研机构众多。2001年,开发区即被彼时的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武汉中国光谷。2016年5月,光谷又被国务院确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中国光谷是此番龙华新区武汉之行的首要合作对象。在光谷的考察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清便被光谷企业展现出的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深深震撼,他当场叮嘱随行的新区企业家,千万不要故步自封,一定要咬定科技创新不放松,并当场决定,交流会结束返回龙华后,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碰撞考察所得,取长补短。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中心的中国光谷,已经形成中国光电产业的技术聚集区和人才聚集区,这里诞生了大量的中小型光电和激光企业,大多由高校教师和学生创业而来,但他们集中于前端研发,而应用和下游,比如三星、苹果这些大终端用户,却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龙华周边,刘健说。
武汉高校云集,科技研发能力强大,而这正是龙华新区的短板。刘健的分析得到新区经济服务部门负责人的认同,尤其是,光电产业在龙华新区也已经聚集起一定的规模,无疑,与中国光谷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建园区,将能在新区光电产业和中国光谷之间建立更近的联系。
新区企业更多在产品的终端制造和产业化方面实力强悍,但如今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尤其是在深圳企业营商成本抬升、生产环节不断外迁的背景下,如果你不加速整合产业链,你的优势很快就会丧失,新区经济服务局负责人如是说。
正是基于武汉、龙华两地光电产业巨大的互补性,此次合作交流会,新区经济服务局力邀刘健加入考察队伍,致力于推动两地光电产业的合作共赢。
也正是因为双方存在巨大的互补性,中国光谷与龙华一见投缘,新区管委会将与中国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后者将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龙华建设中电信息产业园,以信息安全产业、软件及信息外包服务、跨境电商与商务智能终端制造、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为主体,发展成为互联网+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园区。
在光谷之外,新区将合作共赢的目光投向了武汉高校群。新区经济服务局企业服务部门负责人坦言,第一次合作交流会长沙之行,新区更注重具体项目对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而随着对高铁经济和产业链认识的愈加深入,看待区域合作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态也更加开放。此次武汉之行,在引进项目之外,更着眼于未来,看重学术机构、科技创新机构对新区未来发展的支撑。
我们希望与武汉高校合作,引进有分量的研发机构或者学术院校资源,来支撑我们龙华未来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具体就表现在人才共建与引进国家实验室方面,新区经济服务局企业服务部门负责人坦言。
沿此脉络,新区经济服务局与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达成协议,前者就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创新创业、文化产业及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提供相关支持,后者将支持武大深圳研究院在上述过程中的投资发展。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