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0城房价63城上涨,房价走势图2016。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无锡、合肥、郑州等热点城市10月上半月的价格涨幅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较9月回落均超过3.
房价走势图2016
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达到1.8%,较8月1.3%的环比涨幅继续扩大。
9月开始多个城市陆续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效果正在显现,10月上半月已经有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出现回落。
国家统计局今日早间公布了9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以及10月上半月15个热点城市的房价指数。这是统计局首次发布当月的住宅销售价格,以快速反映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这15个城市在9月末和国庆期间均出台了不同版本的楼市调控措施。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无锡、合肥、郑州等热点城市10月上半月的价格涨幅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较9月回落均超过3.3%,但价格较9月依然出现上涨。其中深圳和成都10月上半月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滑。
从9月的数据来看,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超过4%的城市多达11个,如北京9月的环比涨幅达到4.9%,无锡的环比涨幅最高,9月的房价较8月上涨8.2%,郑州达到7.6%。
人民网记者根据统计局数据计算的结果显示,9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达到1.8%,较8月1.3%的环比涨幅继续扩大。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为9.3%,较8月7.5%的同比增幅继续提高。
此外在9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出现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较8月增加2个,达到64个。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则较8月减少1个,为63个。
4个一线城市9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达到31.9%,二线城市的同比涨幅为16.8%,三线城市同比上涨3.8%,较8月的涨幅均有所提高。
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9月新建商品住宅环比出现分化。二线城市环比涨幅继续提高,较8月的环比上涨2.2%提高到9月的2.9%,一线城市则从8月的3.4%回落至3.3%。
延伸阅读:
2016年房价走势最新消息:未来房价是否会大幅下滑?
有媒体报道称,近日,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经理,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
10月14日下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就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进行部署。房价未来到底怎么走?一起来看一下
调控再加码各方关注楼市会否出现拐点!
9月按揭贷增速仍很快
房价涨过快考验金融安全
有记者了解到,9月按揭贷增速仍然很快,10个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的按揭贷占到了总按揭贷款的40%,风险急速集聚。多位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房价上涨过快,确实对金融稳定、金融安全带来考验,容易造成产业空心化,甚至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
而有消息说,近日,上海市银监局也通知辖内各中外资银行,强调加强房地产信贷总量和集中度的检测和风险管控。国内楼市似乎有点一叶知秋的意思。
央行和住建部出手!未来房价是否会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不少城市的房价半年涨幅就超过三成,而过热的楼市风险已经在向金融系统蔓延。过度的房产需求不仅让楼市供需进一步失衡,也让那些原本属于实体经济的流动性过度集中房地产市场,过度依赖也让风险积聚累积。
房价是否会大幅下滑?
各方观点分歧较明显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的房价到底会不会跌?如果跌,又能跌多深?尤其在本轮调控后流动性抽离后,房价会不会出现像去年股市那样的大幅下滑。从目前来看,市场的观点分歧也比较明显。
继续看多的观点认为,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并不高,投资渠道也相对单一,房产除了本身的价格增之外,还有额外的租金收益。目前来看,难以找到比房产更好的投资品种。而调控政策也主要是以抑制过快上涨为主,并非彻底打压。转播到腾讯微博
看空的观点则认为,从大周期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未经历过合理的调整,而目前居民购房的杠杆率也过高,房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过重,人口红利周期也已基本过去,调整已是应有之义。尤其是很多人把今年房产市场过热和去年股市相比较,很多现象具有相似性。在各个地区、中央各部委合力遏制下,房地产市场会不会上演类似去年股市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值得大家玩味的角度。
谭华杰:城镇化率看房地产或许还在高速增长期内!
万科的董秘谭华杰认为,从城市化的规律来看,75%左右是城市化基本完成的通常水平。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56%。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还在大周期,即高速增长期之内。但是他也强调,不能说城镇化率不到75%,房价一定只涨不跌。因为在大周期阶段,房价估值逻辑可能脱离基本面,有泡沫化的可能,让大周期提前到达终点。
谭华杰还表示,类似房价租金比这样的在大周期并不适用的指标,例如从1998年到2008年,日本东京地价下跌了30%,但房价租金比始终保持稳定。同样的,从1982年到2015年,美国新房价格涨幅频繁变动,但租金收益率却相当稳定,所以房价租金比例很难有一个确定的合理范围。
海通姜超则认为,过去几年中,中国居民新增房贷、新增地产销售额比值持续飙升,2011年仅为19%,2015年达到39%,2016年上半年则高达50%,正是美国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还有就是居民杠杆率。2011年以来中国居民购房杠杆率持续上行,2011年约为20%,2015年已突破40%,2016年上半年创历史新高至50%。所以姜超认为,本轮限购出台时,居民杠杆率已远高于上一轮限购时期,居民购房潜力也已被大量透支。
此外,他还认为,从房贷占GDP的比重看,中国居民加杠杆的速度也不可持续。日本即使在房产泡沫最严重的1989年,居民新增房贷占当年GDP的比重也未超过3.0%,而中国去年已经达到5.5%。美国金融危机前新增房贷/GDP在2005年达到8.0%后见顶回落,而中国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贷与公积金贷款占GDP比重已达8.6%,表明中国居民购房或已将杠杆用到极限,2016年可能会是中国地产市场的历史大顶。(来源:会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