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留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人气很旺的区域。节假日在深圳当地陪的深圳人,如果要让外地的亲朋好友体验多彩又丰富的城市魅力,老东门、万象城、KKmall、国贸金光华这一类地点的点击率也总是居高不下。
罗湖是深圳商业的发源地,也是深圳的城市消费中心。目前,罗湖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申报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
机遇丰厚的历史积淀为罗湖打下基础
作为深圳最早开发建设的城区,罗湖拥有深圳最具知名度的历史文化街区,辖区内已形成多个大型传统商圈,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已成为深圳一张亮丽的名片,丰厚的历史积淀使罗湖区最有条件抓住发展消费型经济的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建设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和国际旅游休闲中心的罗湖梦。
目前,罗湖的第三产业占整体产业结构的九成,产业结构比例和香港一样。其中,金融业占据深圳整体市场的半壁江山,商业也占了一半的贡献。服装行业也是罗湖的一大亮点,众多国际一线品牌集中在罗湖,而且这个市场的消费量、增长速度非常快。
在时尚产业,罗湖有雄厚的基础。罗湖是广东珠宝行业集聚地,也是全国黄金、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地,从设计到生产加工、营销以及相关的配套产品、配套服务,罗湖能够全方位提供。辖区黄金、珠宝制造企业中,有23家中国名牌企业,占全国品牌企业数量的44%。此外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17家,广东省名牌企业18家。
罗湖正在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将涉及到两个概念:一是成为中国的世界之窗,即世界的时尚产品在这里汇聚;二是成为世界的中国之窗,即中国的时尚产品也在这里汇聚。作为一个口岸城市、开放的城市,罗湖有望成为这样的结合点。
城市更新为消费经济拓展产业空间
罗湖正迎来城市更新的重大机遇,可以对城市空间(包括地下空间)、产业、交通等进行深入的谋划和重构,为消费型经济等新兴产业谋划更大的产业空间,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协调的功能布局。
罗湖规划用5-10年打造一个新罗湖,这里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新的空间,一个是新的产业。首先是拓展发展空间,有了发展空间才能聚集人气。其次是传统的商业、传统的产业也会进行转型升级。
据统计,目前罗湖总共的商业和营业面积是1400平方米,按照规划,通过笋岗-清水河的开发,通过其他旧改、城中村的改造,将进一步拓展商业发展空间。在传统上,罗湖有人民南片区、东门片区及蔡屋围片区三大商圈。未来,笋岗清水河改造后将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包括金融、总部经济、消费等。根据规划,将打造出1500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
国际消费中心最主要的就是时尚消费,罗湖将借鉴伦敦、纽约和香港等地的经验,致力于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通过发展时尚产业创造需求。推动时尚产业发展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主要内容,这也将成为罗湖将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挑战互联网与新兴区域对老城区带来冲击
虽然时代的机遇已经展示在罗湖面前,但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与老城区环境的掣肘,罗湖消费经济在前行的路上仍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和挑战。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对传统商业、服务业冲击巨大,传统商圈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风险,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拥抱未来,重构商圈新优势,焕发新生命力,是摆在罗湖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同时,由于城区建成较早,罗湖的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配套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交通堵塞、停车难、城市功能老化等严重制约了消费型产业的发展。同时,城市环境与城市涉及满足不了休闲、消费产业的发展要求,加上老城区物业产权分散、利益错综复杂,城市更新改造难度相当大,新旧交替时期阵痛明显。
一方面,随着福田、前海、龙华等区域的崛起,将出现高端优质资源流向新兴区域的虹吸效应,对老城区发展造成冲击。另一方面,罗湖的经济也走到了拐点,罗湖引以为豪的珠宝产业对GDP的贡献在下降,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策瞄准个性化需求,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争当培育新消费新供给新动力的先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罗湖将打造更加优越的消费空间,创新更加丰富的消费业态,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内容,营造更加友好的消费环境,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日前,罗湖区政协金融投资组与商贸物流组也进行了调研,并就如何促进罗湖区消费型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调研小组认为,罗湖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紧盯高端个性化需求,提供有效供给。随着国内高端化、个性化、体验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满足这些群体的供给就成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把国人到国外的奢侈品消费引回国内,是罗湖区未来要着力引导的产业发展方向。
报告称,应对互联网对传统商贸的挑战,罗湖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除了要继续发展好原来在金融、商贸、黄金珠宝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优势外,应紧抓互联网机遇,关注新商品、新技术、新模式,提早布局,创推互联网+商贸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珠宝互联网+文化等新模式,助推传统产业外溢发展。
报告还指出,商业发展的层次越高,资本的杠杆作用越明显。罗湖建设消费型经济示范区,单纯依靠商业发展存在局限性,应大力促进金融创新,鼓励金融与商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视野打造消费型经济示范区。
针对原有城市生态难以支撑建设消费型经济示范区需要的问题,报告建议,应做好顶层设计,尽快推进罗湖区城市发展再规划工作,组织编制《罗湖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规划》,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等内容,实现多规合一。
过去五年
举办礼享罗湖等各类促消费活动200余场,直接拉动消费超过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2年起跃居全市第二,消费辐射力和外溢效应明显。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信息、文化、旅游等新兴消费需求旺盛。辖区旅行社333家,占全市总量一半以上。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拥有中国连锁品牌质量50强企业3家、知名品牌53个,诚信联盟加盟企业超过800家。发布水贝中国珠宝指数,水贝黄金珠宝集聚区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未来五年
加快一河六圈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布吉河水体治理、景观营造和功能提升,打造富有人文特色、商业气息、生态价值的国际知名滨水空间、创意休闲走廊和时尚商业带。推进传统商圈升级,将蔡屋围、东门、人民南(火车站)片区打造为新兴消费金三角,将湖贝、水贝-布心、笋岗片区打造为新兴产业门户区。结合城市更新联动推进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加快建设新产品发布展示中心、新消费体验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