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论坛激辩世界经济二次探底
新华网大连9月15日电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之辩——来自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声音
记者石庆伟、于力、张米扬
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如何避免“二次探底”帮助国际社会解决危机,中国能够做些什么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全球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等相关人士,就此展开激辩。
在希腊债务危机升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通胀等新老问题交织的情况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担忧自身是否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
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化浪潮,其发展令世界瞩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同样面临巨大考验。怎样才能降低风险,独善其身,从政策刺激转向自主增长,加速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次探底”会否形成
“我认为世界经济不会进入二次探底,但现在确实是处于危急阶段”。在达沃斯论坛一场关于二次探底的讨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支撑这一观点的论据是,只有发生连续2个月负增长,才表明进入深度衰退和危机,目前世界经济还没有出现这状况,仍在保持增长,只不过增速普遍降低。
然而,就在达沃斯论坛开幕的两天前,区场就已传来希腊财政告急、债务违约担忧升级的新消息;继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美债危机“发酵”之后,欧债危机也由欧元区外围向核心蔓延,法国银行机构面临信用评级下调;世界金融动荡,再次引起人们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一连用了几个“非常”,表示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心:“基础非常脆弱、形势非常复杂,不同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他提出,要克服全球经济危机,需要创新性战略,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新一轮的绿色增长。
目前,全球共同面临较大的通胀和失业压力,一些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受流动性过剩影响,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美国5月、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均上涨3.6%。7月份,巴西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欧元区7月份通胀率为2.5%,连续8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目标上限。
为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对策。美国正在酝酿第三轮定量宽松计划,引起经济界和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联邦赤字已连续3个财年超过1万亿美元,今年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6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0%。欧元区债务规模占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上升。
面对当前世界金融形势的动荡,一些与会学者分析认为,这次危机表现形式,已和3年前金融危机首次爆发时大不相同,正从恐慌性危机转变为风险性危机,从私人部门转向公共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认为,虽然尚不能作出“二次探底”的判断,但欧美债务危机确实令人忧虑,世界经济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药方在哪里
世界经济正处于关键转折关头。如何避免“二次探底”,不同的专家提出不同的见解。
讨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现场开出两剂药方:“当务之急是,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国家要启动内需,发达国家则要尽快从传统的财政刺激,转到私人消费和投资驱动上来,增强全球经济的平衡增长动力”;“要防止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到银行机构,保证银行业的基本稳定和安全。”
如何防止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是否要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再次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的焦点。
印度国会议员辛格(N.K.Singh)表示,第一次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消除,当前一些重要的结构性问题必须马上解决;G20并没有采取果断的行动,我们应该探讨如何让G20增强领导力。
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立力则认为,“如果不采取果断的大幅度改革的话,今后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问题;目前的状况是,政治层面和各种机制反应速度不够快,没有民间部门快。”
比利时经济和改革部部长范奎肯本对此却提出不同见解:“短期措施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着眼长远。”
一些与会专家认为,3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后,全世界都在讨论监管问题,而最近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问题,表明有效监管体制并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加强国际层面的协作,管理好跨国界的资金流动更为迫切。要采取措施,防止美国赤字问题进一步蔓延,增强经济复苏能力,避免去杠杆化进程停滞不前。
也有一些专家分析认为,最近,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联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动荡和金融波动对新兴区场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缩小。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对平衡世界经济增长,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会人士建议要关注新兴区场的发展,消除贸易保护,帮助欠发达国家更便捷地获得全球资本,推动本国增长,控制汇率区场的不正常波动。
中国经济未来如何发展
“二次探底”未有答案,世界经济复苏困难重重。中国经济未来如何发展,信心几何,备受参加论坛的各界人士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中指出:“新世纪(15.91,0.10,0.63%)头十年,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
着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面对媒体表示,过去十年,中国抓住了战略机遇期,每隔5年上一个台阶,每隔两个5年跨一大步。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了现在的第2位,贸易总量上升到了现在的第2位,外汇储备上升为第1位。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也同样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不足1%上升到8%左右。
一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轨迹,给当前世界解决危机带来信心。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经济探底的时候,中国就曾被世界寄予厚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说,2009年,中国的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得到达沃斯论坛与会者的高度赞扬;2010年,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人们谈论的是中国、中国还是中国。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犹存,中国仍然被世界看好。但是一些经济界人士也认为,化解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可持续增长,仅靠中国一枝独秀是不现实的。
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