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为大家介绍了数字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背景、过程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八大原则制定的逻辑思路和落实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认为普惠金融要有边界,要适当降温,并梳理了我国实现数字普惠金融的三大路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主要就我国Fintech的发展状况、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相关监管的思考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由于通过科技创新极好的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百融金服CEO张韶峰受邀出席此次论坛,并就科技创新如何引领普惠金融新实践同道口贷创始人兼CEO罗川、积木盒子CEO谢群等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韶峰认为,我国目前尚处在传统金融体系为主的金融结构当中,互联网金融企业普遍缺乏数据以及数据应用模型。同时,我国以央行征信中心为主导的征信体系在数据覆盖面上难以达到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对个人征信的迫切需求。百融金服正是看到了我国金融行业痛点,利用自身在大数据领域深耕多年的数据、技术以及服务金融行业的经验等优势,开发出了服务于信贷、保险、证券、基金、理财等行业的金融信息产品和服务,持续帮助金融机构客户开源节流,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由于百融金服创新性地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大数据风险建模方式,客观上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让普惠金融尤为关注的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好处,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近年来,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普惠金融对于增强金融包容性,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但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依然存在着服务不均衡、成本高、效率低、商业可持续性不足等一系列的全球共性难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加速融合创新,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