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记者在应县优尊陶瓷公司采访,恰逢来自国内陶瓷重镇的景德镇客商刘先生前来订货,他一次就订购了100万件优尊陶瓷公司生产的碗盘系列产品。当记者问到他为何舍近求远来优尊陶瓷公司订货时,刘先生说:优尊生产的骨质瓷触感舒适,时尚典雅,消费者比较认可,所以我想一次多进点货。据优尊陶瓷总经理李德华介绍,优尊陶瓷的产品之所以赢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主要得益于其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年开发新产品30多种,拥有核心专利技术20多项,能紧跟市场需求。
优尊陶瓷只不过是应县陶瓷业跨越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应县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中国陶瓷生产基地这一目标,抓招商、抓项目、抓转型、抓技改,全县陶瓷业呈现出了产销两旺的态势,日用瓷还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扶持应县陶瓷产业的发展,应县成立了陶瓷研究所,与清华大学、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年引进陶瓷高端人才50多人。全县所有陶瓷企业都建有技术研发中心。全行业拥有4个山西省著名商标,2个山西省著名产品。应县陶瓷还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并于今年3月在全行业统一推广使用。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陶瓷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应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为陶瓷企业融资1亿元,并组织成立了陶瓷协会,提升了各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截至10月份,全县陶瓷企业发展到16家24条生产线,年产量7.5亿件。1月份至10月份全行业上缴税金741.5万元。
与此同时,应县陶瓷业的投资强度持续加大。今年开工建设的陶瓷项目达9个,总投资10.6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2个,即总投资9.2亿元的朔州华屹、朔州恒锐达两个地板砖招商引资项目,两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技改扩建项目7个,正在动工技改扩建的陶瓷项目2个,均已投入试生产。应县陶瓷已初步告别了产品低端、靠打价格战拓展市场的阶段,正在由单一的日用瓷向日用、工业瓷并重,由制造到创造,由卖产品到卖品牌的高端前沿方向蜕变。(记者袁兆辉通讯员丰开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