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在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哈拉乌中心管理站内,阿拉善左旗森林公安局的民警和管理站站长苏云对受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的伤口进行消炎处理。
早在一个多星期前,阿左旗森林公安局吉兰泰派出所接到哈图呼都格嘎查居民报警电话,在嘎查铺设村村通电路过程中发现一只大鸟,身体右侧有大量血迹,无法飞行。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通过与图谱比对,确认这是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属于世界濒危物种,极其珍贵,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民警将大鸨接回派出所,发现其右侧翅膀根部断裂,受损严重。民警小心、谨慎地为大鸨清理包扎伤口,并专门上网搜集大鸨的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喂养。大鸨在救助初期体重为11斤,高约50厘米,现在体重已达到了13斤。但是派出所民警担心大鸨的翅膀不能恢复如初,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在经过和哈拉乌中心管理站联系,民警驱车300公里将大鸨送到管理站,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野化训练,待其伤势恢复后,将选择合适的时间放归大自然。
大鸨作为极度濒危的物种,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已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被匈牙利定为国鸟。大鸨是草原最大的鸟,同时是世界上能飞行的最重鸟类。由于它体型大、飞行前需一定的距离助跑,所以很容易遭受人类及天敌的捕杀,种类和数量消失很快,英国的大鸨早在1838年时就已绝种。据了解,我国现有大鸨数量也只有300到400只,比白天鹅还要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