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罗德奖学金的东北女孩:放弃留学到湘西扶贫 综合

法律法规网 资慧
法律法规网 优讯网  法律法规网 2016-12-05 16:07:55

  此前,在牛津大学全奖攻读政治哲学硕士学位一年多时间里,他曾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热心公益、立志服务公众的罗德学者。

  例如益桥计划的创始人王赛,作为罗德奖学金获得者,他在牛津大学读公共政策硕士,毕业后收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却一直延迟入学至今。王赛目前留在中国做公益,为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的青年人提供资金和指导。

  另一名得主陈昱璇也表示,自己身边的罗德学者并不怎么担心社会如何看待自己,而是心里装着别人,脚踏实地为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不断探索。20年后,如果有人提起我还是说罗德学者或清华毕业生,我会觉得人生失败。我希望被记住的是做了让世界和他人生活变得更好的事,那才是成功的。

  11月27日,久负盛名的罗德奖学金刚刚决出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二届获奖者。近日,澎湃新闻联系上这4位新晋罗德学者,并作为公众媒体首次采访到他们。

  这些年轻人凭什么过人之处最终获得罗德奖学金的青睐?除了优异的学术成绩,活跃于海外交流实习的经历,对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他们也真诚地分享了成长经历中诸多感悟和思考,并由此逐渐清晰地规划出未来的方向。

  江熹霖参加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江熹霖:学霸也是运动健将

  江熹霖是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四本科生,成绩常年霸占年级第一。他曾在云南永平支教和广州深圳企业调研;通过选拔前往加州同美国青年华人政治家交流;在波士顿参加学术竞赛。课余,江熹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运动健将:三次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田径锦标赛1500m,分获金、银、铜牌;三次参加400m接力获一金二银,一直是复旦大学的跑步健将。

  但在江熹霖看似一帆风顺的学霸生涯背后,其实也有过是否从事科研的迷茫与彷徨。

  从小生长在工程师家庭的江熹霖一直对学术研究怀有极大的兴趣。进入复旦大学后,他按部就班地学习、训练,可就在大二准备进入实验室大干一场时,江熹霖突然陷入迷茫,我发现一直痴迷的生物系统似乎与我的工作毫无关联。

  认真思考之后的江熹霖仍决定直接选择大量的数学计算机课程作为专业课,为了自己的真正想研究的目标,逼迫自己努力学习本专业之外的知识。之后,江熹霖有机会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ECE专业ThomasYeo课题组工作学习。在新加坡最高产的课题组,江熹霖学各种实用的统计学方法、各种编程语言,从最初为博士生打下手检查图像到最后能够独立推导应用较为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

  江熹霖说,这段经历让他重燃起对科研的兴趣,并对科研的意义重新有了思考。

  我记得非常清楚,在4月末的一天,我突然感觉眼前的数学文献不再模糊,和生物学的关系也变得清晰。从我最开始接触quantativeskills到那一刻,8个月的时间,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现在,江熹霖的研究方向已经确定为个人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即从统计学的角度研究基因医学。

  

【2016年度中国中国罗德学者简历】

  陈昱璇,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黑土麦田公益2016届乡村创客。目前,陈昱璇通过黑土麦田项目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开展精准扶贫。陈昱璇计划从牛津学成后继续通过黑土麦田等公益平台,为中国乡村引入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黄钦,目前在牛津大学全奖攻读政治哲学硕士学位,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他创办了政治哲学公众平台城与邦,致力于激励青年人思考和探讨政治哲学问题。黄钦计划在牛津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希望深入地研究政治体制改革和中国发展问题。

  徐铌,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医学生特等奖学金。曾赴牛津大学从事基因组编辑和RNA生物学的研究,并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实习。他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神经生物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ofNeuro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发出新型镇痛药物。

  

江熹霖,目前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四本科生。两获国家奖学金,获得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致力于钻研生物学与统计学的结合领域,希望能够研发出高效率的诊断统计学工具。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