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山西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的启示 综合

法律法规网 伊文
法律法规网 优讯网  法律法规网 2016-11-29 10:07:41

两个月,短暂而漫长。短暂,迸发的激情仍在燃烧;漫长,唤起的信心不会冷却,力量将长久地融入全省经济发展的脉搏跳动中。

全省14477名干部,4580多户企业,入企服务两个月,为企解忧、为企排难。动员力量之大、服务范围之广,在我省历史上前所未有。它带着时代的温度,饱含对未来的召唤。

作为我省关键时期的重要举措,回顾这两个月,我们不禁要问,它释放出何等能量,它将为全省带来怎样的深刻变化?

企业是这么回答的

前一天省里召开大会,第二天入企服务小组就到了企业。作为能源企业进军中药材产业,需要指导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入企服务小组认真梳理解决了很多问题,帮了我们大忙。国新晋药中药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耀宇这样说。

榆次东外环封路施工,零件进不来、整车出不去,对企业生产影响很大,入企小组积极帮助,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市领导现场调研,问题圆满解决了。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高震这样说。

朴素如斯,却又暖心暖怀。在全省经济发展期待涅槃的关键时期,在众多企业被大大小小问题羁绊不前的困难时刻,干部入企雪中送炭。交口称赞发自全省四千余户企业肺腑,来自万名入企干部的辛勤付出,交汇在轰轰烈烈的入企服务活动中。

它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完善服务,畅通渠道,构建新型政企关系。这对于山西,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完善服务是支点

今年9月,入企第一周,临汾市第一服务小组与服务对象山西焦化集团坐到一起,现场调研,双方共同梳理出六七件待办的难事。其中,王家岭煤矿办理长期采矿证被企业当做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提了出来。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到山西焦化扭亏重组的进程,一段时间内始终没有办下来。

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省驻临汾市领导小组、入企服务小组积极与县、市、省的国土资源部门一级一级沟通协调,原本按照正常程序在60个工作日内办结的工作,提前到27天完成,企业顺利地拿到了采矿证,使下一步工作得以启动。

办事主体是地方政府部门,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在企业手续都完备的情况下,我们入企服务小组起到了积极协调推动的作用。临汾市第一服务小组组长、潞安集团副总经理黄巍认为:有效服务企业,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才是入企活动乃至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千方百计解决问题,万名干部躬体力行,入企服务活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据统计,各级入企服务小组共收集需各级政府帮助和研究解决的问题8812个,已解决和承诺办结问题8266个,问题的解决率达到了93.8%。

通过集中办理,一大批羁绊企业发展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也梳理出一批诉求复杂、棘手难办的问题,多数集中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主要涉及项目审批、国土、环保、金融、社保、运输等领域,既为各级政府部门宏观分析经济形势提供了量化依据,又为微观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指出了方向。

政府对于企业主要职能有二:一是服务,一是管理。走出管得死死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部门正在积极转变职能,优化对企服务,这其中既包含了服务理念、服务态度的改进和转变,也包含着服务领域的拓展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企业是财富最基本、最重要的创造者,也是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持续激发企业的财富创造意愿、能量和潜力,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当经济发达地区政府部门已经将零距离服务推进到企业内部时,我省有些干部或是坐等企业上门求助,或是对企业的事情放手不管,或是死抠规章制度、按照时间表刻板办事,甚至有意刁难,懒政庸政怠政的政务环境只能让本土企业默默苦笑,让引进来的企业暗暗耻笑,耽误企业发展进程,拖全省经济发展后腿。

入企活动让干部领题服务、贴身跟进、跟踪落实,促进了积极作为的服务意识,形成了为企服务的良好氛围。

正如省委书记骆惠宁所强调的,干部入企服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属于政府职责的事,要上下联动、部门联动,依法行政,尽快解决,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部门要侧重于微观服务,按照到位不越位、服务不包办、参与不干预的原则,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快捷高效的服务,这才是构建新型政企关系的重要支点。

畅通渠道是途径

活动前,困扰企业七七八八的疑难杂症长时间得不到解决,问题到底梗阻在哪儿?对比前后的巨大变化,不少干部都在追问同一个为什么。认真总结这两个月的入企服务工作,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不畅,囿于权限,政府部门协同作战能力不强,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两月间,本着县级层面问题不出县、市级层面问题不出市、省级一般性问题加快解决、重大问题加快推进的原则,各级入企服务领导办加大综合协调服务力度,针对问题分层梳理、分类施策,逐一细化分解到各相关部门,有效地推动了问题协调解决。

活动阶段,省政府召开协调解决企业问题推进会,选取省级层面具有代表性的18项突出问题,省直部门和企业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对接,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省入企办先后组织7次专题会议,各驻市领导小组召开各类问题协调解决推进会和现场办公会100多次,各市也多次召开各类问题协调会议,这些由串联变并联的办公方式有力地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专家表示,这次活动的重要启示之一,是赋予了企业一个机会,构建了一个平台,打通了一个渠道,将企业比较紧迫的问题摆在政府面前,反映问题直观,解决问题直接。同时也在反思,如果有类似途径,各级各部门可以定期集中协同解决企业问题,对企业今后的发展非常有益。

对于困扰干部和企业的政策落地问题,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同样重要。

近两年,我省先后出台实施了包括煤炭、煤层气、低热值煤发电3个20条、减轻企业负担60条以及工业19条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减负、融资、市场等方面大力帮扶企业。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