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早饭刚过,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村民王国华和老伴就在自家的家庭文化站忙碌开来。不一会儿,小村上空飘起舒缓的音乐。村民说,大家已经习惯在广播站的音乐中开始一天的劳作,19年间,王国华的夕阳红家庭文化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年逾八旬的王国华是土生土长的上盘石人,早年走南闯北做点小买卖。操劳了大半辈子,他于1997年回家安享晚年。回到村里他发现,农闲时节,村民们聚在一起不是聊天就是打牌,孩子们除了上学就是满村疯跑。
王国华就萌生了办一个文化站的念头。说干就干,他用自己积攒的6000元钱,购置了书籍、扩音机、喇叭、麦克风等,办起了家庭文化站。老人还自费购进一些新书,订阅了多种报纸杂志。
文化站刚开办时,没人来看书,王国华就用废旧的木板拼成书箱装在小推车上,推着小车走村串巷。后来,10多个村民加入文化站,农闲时聚在一起看看书、练练字,逢年过节排演一些村民们喜欢的节目在村里表演。
在王国华家的外院墙上,两块黑板十分显眼,这是王国华老人的另一块文化阵地。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定期做黑板报。这两年,他无法书写板书后,就自己选好内容,让别人帮忙书写。
如今,王国华听力有些衰退,但他依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由于上了年纪,王国华管理书屋和广播站显得力不从心,78岁的老伴王秀兰接手了他的工作。19年间,为了文化站,老两口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是他们觉得很知足,因为文化站种下的是文化的种子,收获的是家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