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繁忙的不仅是剁手党,还有职业打假人。今年是王海打假的第21年,据王海介绍,为了备战双十一,他们在北京、天津、西安三个城市的十几个收货点,分批购买了大约价值60万的白酒。另外,今年他将主要目标锁定肉类、保健品和服装等,预计索赔1000万。
自从开始在电商平台上打假以来,王海已经有三十多个账号被列入了黑名单。由于上了多家商家的黑名单,王海不得不注册了多个ID,在不同的地方收货。即便如此,他还是屡被商家发现。10月2日购买的一批1万多元的服装,下单之后,商家提示,已经没货了。但同天几乎同时,王海团队的另一个账号购买的同一批货却顺利发货了。
王海说,有的,甚至快递都已经送到楼下,而被商家紧急召回。为了能顺利完成双十一的行动,王海从9月起,就出动了七人战队,开始挑选重点打击对象。打击的主要目标,就是销售榜上排名前十或前二十的产品。
小组中四人负责找项目。先小批量买一些目标货物,拿回来自己测试,试纸也是从网上买的,测试出的确有问题的,则送到实验室去再次检测。两个多月来,他们从100多种产品中重点揪出了十几种。
2014年之前,王海只有商超和电商两支队伍,随着微商的发展,到了今年,他又组建了微商打假队,所打击的假冒伪劣涉嫌欺诈的案例,一半来自于互联网。
你看这些微商,就跟游击战一样,连人在哪都不知道。王海打开微信,展示着一家微商的公号。他表示,不少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微商都是在朋友圈卖东西,这比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维权更困难。成立微商打假队以来,他们接了两三起微商打假的项目,但最后都以和解告终。
但互联网购物是一种趋势。王海说。从锁定目标起,他们就做好了每一步的证据保全,包括网页截屏、购物实时录像。对于涉嫌价格欺诈的目标,还要阶段性记录商品价格,同时,还要把取证的材料送到公证机构做公证,把购买的物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作为中间方,电商平台负有审查义务和事后补救的义务,如果购买的商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应积极协助维权。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解释道,消费者如果发现商品问题,可以要求平台提供商户的信息,如果提供不出来,则可以向平台来主张权利。
阿里巴巴公关部的相关员工称,他们一直在跟假货和虚假信息作斗争,并利用大数据进行打假。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假货作斗争,我们也有更多的品牌商能加入进来帮助我们打假,至于王海怎么做,那是他的个人自由,对于王海这种职业打假人,阿里公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对他没有什么态度,我们坚持努力做好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