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想要再婚不容易 综合

法律法规网 晶晶
法律法规网 优讯网  法律法规网 2016-11-10 15:13:06

社会热点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

漫步在人生路上,一些落单的老人渴望再觅知音,共度余生,独身老人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老人们在寻找感情归宿时,思想包袱重,财产纠纷多,困难重重。

独居老人增多

希望有个温暖的家

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身老人独自一人居住,约一半独居老人希望寻找另一半。

68岁的权志琴老人是阳泉市的一名退休教师。9年前,老伴因病去世后,她成了一名独身老人,9年来长期独居生活。我考虑过再找个老伴,不过只是想想罢了,权志琴说,前几年帮着小女儿带外孙子,忙忙碌碌也没感觉出一个人的孤单,直到外孙子上了幼儿园,我就过上了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光想着以前的事,干起活来也没精神。权大娘说,每天她很早就出门,找人多的地方呆着,出了门就不想回家。孩子们没主动和我提过这件事,估计不会同意,即使孩子们同意了,也怕街坊邻居笑话。

与权志琴想法类似的老人不在少数。婚恋专家凌子说,很多老人想追寻幸福,成功率却不高,主要原因是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太多。

与之相伴的是,独居老人数量不断增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提高,精神养老的观念得到推崇,独身老人渴望老来有个伴。

执子之手

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人有了追求幸福的勇气,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年轻人毫无顾忌地追求爱情相比,老年人在择偶时考虑的因素多、顾虑大。

家住太原市双塔西街的孙继胜老人是位离休干部。在朋友的介绍下,与一位年纪相仿的李大娘相识。两人脾性相投,很快就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手续。

在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对老两口脸上写满幸福的笑容记忆深刻,可是没到半年,两人又来了,要求办理离婚手续。太原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位老人离婚签字时,都很平静,孙大爷一直无奈地说:怪我没有这福气。事后,工作人员了解得知,原来二人办理结婚手续时,孙大爷没告诉儿子,儿子知道后反应非常激烈。儿子没有正式工作,平时生活靠父亲贴补,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要是结婚,先把房子腾出来。要求父亲赶紧办理离婚手续,否则就断绝父子关系。在儿子的威逼下,通情达理的李大娘为了父子和睦,选择了离开。

记者了解到,类似孙大爷这样高高兴兴来登记结婚,没过多长时间又离婚的也不在少数,大部分是因为儿女从中作梗或因与儿女产生财产争执,最终选择分手。实际的问题和现实的无奈,使独身老人再牵手的关系显得格外易碎。

幸得知音

多数只同居不结婚

每天早上和晚饭后,邻居们都会看到家住省城青年路的退休老师秦大爷与老伴儿一起去锻炼、遛弯。你们这老两口感情可真不错,形影不离的。听到邻居们的夸赞,老两口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笑容。其实,邻居们都不知道内情,秦大爷和再婚老伴儿虽然共同生活了6年多,但并没有领证。

现实中,子女在情感上的排斥和对财产分割的顾虑,是老人再婚的阻力。不少老人在找到合适的伴侣后,常常是伴而不婚。对老人来说,老来婚姻带来的复杂关系和未知恐惧,也导致了银发同居、伴而不婚的普遍现象。就如秦大爷对记者所言:又想有个伴儿,又不愿意惹出一堆麻烦,同居是处理与回避敏感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最佳途径。

父母作为财产所有权人,有权处分自己的财产,子女不应该干涉父母的选择。但是传统的观念里,子女认为父母的财产都是自己的,才导致了很多纠纷的发生。山西晋龙律师事务所孔祥律师说:以前还有事实夫妻的说法,现在法律上对这种关系已不认可。孔律师说,对于独身老人再婚后可能发生的财产纠纷问题,可以通过婚前财产约定和财产公证等法律手段解决,双方可事先通过协议约定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情况。对老人婚恋多些宽容,是对老人情感的尊重,也是应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老有所爱

阻力重重为哪般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受到传统思想残余的影响,还是不被子女理解的阻力、外界舆论的压力,抑或现实问题的打击,使独身老人再婚遇到层层阻力。

首先是来自老年人自身的原因。在老年人中间不乏曾经想到过再婚,由于受到种种舆论压力,让不少人仅仅停留在想上,实际上是没有勇气说出口,更没有勇气付诸于行动。他们默默地把再婚的愿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强忍着自己的感情孤独苦度余生。心理专家指出,压抑感情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能够冲破心理牢笼的束缚,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其次是子女的不理解和干涉,这是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阻力。有些渴望再婚的老人,往往受到子女的干涉,因不被接受而实现不了。子女的不理解一是感情上的原因。有的子女对已故的亲人感情很深,对老人的再婚很难接受。二是经济上的原因,这往往是子女不接受老人再婚的重要原因。专家建议,经济因素是影响家庭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个问题能在婚前处理好,不但可以减少阻力,还会避免今后双方子女之间可能出现的遗产纠纷。

很多子女认为从经济上资助老人就是尽孝了,这种想法过于片面。老人在生活中未必需要多少物质,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定感和安全感,而子女们有各自的家庭,又要忙工作,这种情感的依靠和寄托未必能给予老人。

实际上,很多子女能真正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有限,不能解决老人的孤独寂寞等问题。况且,子女的关心不能替代老伴的爱和照顾,所以当父母有意再婚时,做儿女的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

爱情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同样也需要爱情的滋润。幸福,其实不难,老有所爱,夕阳才能无限美好。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