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换鞋事件引起各方热议
先是周琦和王哲林在社交媒体上使用类似的口吻,发出了抱怨的声音,这种不约而同的方式,已经让人觉得似乎有背后的推手。而前晚易建联在第二节的做法,将整个事件推向了最高潮。
我们看到了阿联任性的一面,将鞋子扔在场边扬长而去。此时,也许下一位打算接盘CBA的赞助商正在电视机前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他的行为足以影响到企业对于CBA的看法,这体现的是一种中国球员对于契约精神的无视。
也许阿联有很多的理由,但无论有多少理由,在契约精神面前都是站不住脚的。你可以责怪篮协将装备提供权让一家垄断,但规矩不是今天才定的,既然想参与这个游戏,就证明你同意遵守游戏规则。之前的几年,不少球员已经享受了贴标的特权。很多人在享受特权时总是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一旦失去特权就无法接受。至少在这件事上,规则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阿联自己。
回过头来再看篮协。先不说篮协之前签订的赞助合同是否合理,只是合同已然签订,就应该按约履行。周琦未穿制定球鞋不能上场,本来还算是篮协尊重契约的表现,但易建联事件,却让篮协自己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篮协的官员在这个事件中,首先想到的不是契约精神,而是比赛能不能进行下去,直播能不能完成,才导致最后拍拍脑袋,就同意了阿联的任性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请联赛中的所谓特权球员摆正位置,也请篮协的官员们,好好想想什么叫做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