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3岁的姚大爷介绍,今年6月份,因老伴生病不便在土窑里居住,准备搬到小院一个多年未住人的房子里,清理房子杂物时,在一个角落的窄口罐中发现了这批东西。当时姚大爷觉得没有什么用途,还准备放到厕所里当手纸用,后来经别人提醒,才保留了下来。
据悉,这批自清乾隆、民国至新中国初期的本村地契93份,数量之多、年代跨度之大、内容之详实,实属罕见。
经过统计分类,这批地契自清乾隆至清宣统共计44份,民国41份,新中国建国初期2份,没有写具体年份的6份,其中90%以上为地契,个别为房契、借钱契约、纠纷调解书及村中活动的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