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重温革命遗址,追寻红色印记。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工程。眼下,正值十一黄金周,很多游客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红色旅游这一方式来度过自己的假期,中阳县车鸣峪兵工洞成为了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党中央毛主席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决定将部分兵工厂向深山转移。车鸣峪兵工洞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选址,1966年5月12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344万元,职工总数1884人,主要生产7.62毫米机、步枪弹,年生产子弹一亿发,是当时重要的枪弹供给基地之一。
在车鸣峪兵工洞红色旅游基地,院内两面墙上都赫然写着激励老一辈革命家们为祖国兵工建设兢兢业业的标语,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前辈们正在制造军需物资的场景。在兵工洞内,遗留下来的都是当年制造机枪、子弹等物资的机器,比如弹头复钢冲尖、弹头下料机等等。
记者发现,前来参观这一兵工洞的游客络绎不绝,有年轻人,也有老人和小孩儿,更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在感叹兵工洞这一建造的同时,都不禁为老一辈革命家们竖起大拇指,更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折服。
游客们表示,这次参观车鸣峪兵工洞,让他们踏着岁月的足迹,再一次回顾了革命传统,接受了红色精神的洗礼。在新形势下,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更是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车鸣峪兵工洞作为我县的红色旅游基地,肩负着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