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发布公务接待禁止含酒精饮料的有关通知,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通知规定,除外事和招商引资工作外,自治区范围内所有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
这份刚出台的《自治区公务接待禁止饮酒的规定》提出,自治区范围内的所有公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具体是指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饮酒的,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禁酒令。近两年,浙江、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等省份明确公务接待禁酒规定,即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其中,黑龙江、吉林在2014年出台有关公务接待规定,要求省内公务活动一律不饮酒。
一段时间来,公务接待一直是三公消费中的重中之重,为全社会所诟病。来一两个客人,陪吃三五个、甚至七八个习以为常;公务接待时,中午饮酒习以为常;超规格、高规格、超标准接待习以为常。
喝酒伤身,为了应酬,为了能够酒桌办公顺利,一些干部拿出的是豁出去的想法,以酒量的深浅来衡量关系的深浅,以酒杯的高低来彰显地位的高低,这其实就是在拼酒外衣下的权力奉承,而因酒猝死的官员不是没有,但是能够引起重视的却也不多,这是对官员健康敲响的警钟,这是对官场酒文化取缔的生命代价。
公务接待禁止点酒是个好制度,不用再拿出拼命的劲头拼酒了,能够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拼工作成绩、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上,这既是身体力行地支持禁酒令,也是有效地防止权力文化借酒桌灌晕党员干部。
禁酒令铲除了一些滋生腐败的土壤,清洁了公务员队伍,重树了公务员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同时,也为国家、政府降低了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把省下来的钱投入了更需要的民生服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