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拼版照片为2009年5月25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2011年9月6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2012年8月5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2014年5月2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2015年1月16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和2016年7月3日拍摄的主体完工后的FAST全景。
新华社贵阳9月24日电从射电望远镜到脉冲星,从引力波到虫洞理论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泰勒23日在贵阳市第一中学的报告厅里,与贵阳多所中学的学生畅聊起神秘的宇宙时,总是提到一个关键词FAST。
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被誉为中国天眼。9月25日,FAST将正式投入使用,探寻宇宙深空的奥秘。
这便是约瑟夫泰勒此次中国之行的缘由。早在42年前,泰勒先生在FAST的前辈、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帮助下,与另一学者共同发现了脉冲双星系统,继而利用该望远镜进行长期观测,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如今,他将见证在各方面全面超越阿雷西博望远镜的FAST正式开眼。
我要向FAST的建设者们表示祝贺,他们按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设备。泰勒先生说,我预计FAST将会带来许多新的、重要的科技成果,我非常期待看到这些成果。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表示,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提高约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它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郑晓年说,FAST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说:这是中国射电天文学界首次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设备,我兴奋地睡不着觉。他告诉记者,FAST已经吸引了众多国外科学家,他们纷纷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以前,很多中国科学家去海外进行研究。现在有了FAST,老外们都想来中国。
约瑟夫泰勒表示,FAST将提升中国民众对太空探索的热情,使更多的人走近科学,也将使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席位。
报告厅里,学生们不断抛出一个个问题,希望泰勒先生给他们解释宇宙的奥秘。面对这些热情又好学的年轻人,泰勒先生觉得,在FAST的帮助下,下一个诺贝尔奖没准会在这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