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上疯传着一个段子:小偷也开始整互联网思维啦,楼下的小店抓到个小偷,他把店里的支付二维码偷偷换成自己的,店主直到月底结款的时候才发现。据说,这个月他通过几家店已默默在家收了70万。这也许会成为今年的一道司法考试题目哦,此行为构成盗窃罪或诈骗罪,还是其他?
有可能吗财务主管:店里有人,二维码很难换的
这个段子比较简短,也没有详细说小偷的作案手法,那么如此敛财的可行性有多大,扬子晚报记者咨询了专业人士。
南京一家连锁商店的财务主管刘经理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公司在南京有20多个门店,以往传统支付时,店内都有专职收银员,随着企业节约成本,加上现在支付的多样化,收银工作由店长负责,客户也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支付。
刘经理说,单店的微信或支付宝的钱包掌管在店长手上,并制作了二维码台卡贴在柜台上,二维码的中心有企业商标作为头像。客户支付时可以先填好价格给店长看一下,然后扫描台卡上的二维码,店长会马上通过手机查看钱包内是否有相应金额到账。而且,店长对每一笔支付会当场查看,每天打烊前会对账。
刘经理认为,小偷如果把商店的二维码偷梁换柱换成自己设计的二维码,首先这个过程不容易,因为店里粘贴二维码的位置固定在某一处,而且店内全天候有人,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此外,小偷制作的二维码中心头像需要跟店里的设计一致,不然很容易被发现。经营者不会这么傻,自己制作的二维码怎么能轻易被人复制偷梁换柱?
●真很难说
如果碰到半个月才结算一次的老板
很难,并不代表不可能。刘经理认为,小偷以这种方式盗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据她了解,有的连锁商店将微信、支付宝钱包账户由老板直接掌管,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才结算一次。如果老板不在场,老板制作的收钱二维码被人换了,客户通常是在输入金额时给店员看一下,扫描后是否到账,店员就不知道了。
当然了,即便有这个可能,商家也不会屡屡上当,如果要盗取70万,这得涉及多少家店和多少笔交易啊。刘经理认为,如果要避免这一情况,店家看管好自己的二维码、粘贴二维码的位置全天有人,另外每笔交易当场查验即可避免。
对于这样的案例,记者询问南京几名资深的警察,他们说目前尚未接到过这类报案,但经营者还是要有防范意识,管理好收银环节,避免被人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