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配白话版,可贵的改文风 综合

法律法规网 资慧
法律法规网 优讯网  法律法规网 2016-09-21 16:23:44

网络配图

拿到一份红头文件,你会把它从头到尾地看完吗?对此,很多人说看不完,原因无他,这些文件多数情况下干巴巴、不够生动形象,晦涩难懂。《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日前出台,要求省级行政机关出台的红头文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很多网友在拍手称赞的同时,对红头文件的白话版充满了期待。

如何将红头文件中的官话用大白话解读?依据河南这个办法,一是相关负责人要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宣讲政策;二是可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务骨干,通过撰写解读评论文章、媒体专访、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对政策文件予以解读;三是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要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其目的在于,要保证群众对红头文件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实践。

长期以来,不少单位、部门出台的红头文件基于政策文件的特有性质,呈现出条款较多、表述严谨、行文繁杂、术语纷呈、专业性强等特征,正规倒是正规了,严肃性、严谨性也具备了,但是,让群众不容易听懂,或者不容易看明白,常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之感。有些红头文件还存在官腔太重、套话空话太多等现象,让普遍群众一时抓不住主次,或者觉得这样的红头文件纯粹就是官样文章,走走形式,做做样子,与普通老百姓无关。

红头文件如此这般成了高冷文件,势必会造成执行损耗。红头文件本是机关单位、行政部门出台政策、部署工作、安排任务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其生命力在于有效执行,而不是只管发不管执行情况,任由其睡大觉,或被束之高阁。当老百姓对高大上的红头文件看都看不懂、理解都理解不了,又谈何执行?除了会偏离政策文件的公共价值目标,让人看不懂的红头文件还会损害相关单位的公信力,连政策文件都不能好好说话?

而河南要求与红头文件同步起草、审签、发布白话版解读材料,将红头文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要扭转红头文件的不实文风,扭转制定红头文件时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这也是值得倡导的走转改。事实上,红头文件的严谨与通俗不是矛盾对立的,正式文件与白话版相配套就可兼顾严谨与通俗,有助于文件精神的传达。尤其是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文件,更要把政策文件与群众利益的关系讲明白,如此才不会背离初衷。

当然,与给红头文件配白话版解读材料相比,更省事的办法则是,在起草、制定面向基层群众的红头文件时,就要避免大玩文字游戏,少说空话,不绕弯子,提倡做到言简意赅,严谨又不失通俗,通俗又不失严谨,充分发挥好通俗语言的魅力,尽量做到接地气、有生气。如此亲民之举虽然是一个技术活,但更是一个观念活,只要愿意改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有心而为、用心而为,应该不难实现。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